阅兵战旗的故事——杨靖宇支队(一)
9月3日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,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,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。(图为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”直播视频截图)
9月3日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,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,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。(图为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”直播视频截图)
我于1930年冬在延吉县横道子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反日群众组织--少年先锋队,担负党的秘密通信联络工作。1931年,在参加党领导的春季“清算走狗斗争”和秋季的“秋收斗争”中,我表现积极,成为骨干,于1932年3月,加入了共青团。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,我参加了反对日寇
“我的太爷爷原名关有维,‘魏拯民’是他投身抗日救亡事业时所用的化名。打我记事起,父亲就常常给我讲述太爷爷投身革命、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,那些热血沸腾的故事,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。”魏拯民曾孙关恒在参观吉林省近现代史展时感慨道,“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吉林省,踏上这片
漫步焕新的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,目光所及的是青砖黛瓦的历史建筑群落。在这条老街,可以聆听岁月回响,铭记历史、砥砺奋进。近日,位于街区内的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推出“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”主题观展线路,带领市民游客系统回望十四年的抗战历程,感受人民
1940年2月23日,东北濛江(今靖宇县)的山林里,寒风像无数把锋利的刀子,卷着雪粒呼啸而过。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里,积雪没到膝盖,每走一步都要耗费极大的力气。一棵光秃秃的桦树下,杨靖宇靠在树干上,深蓝色的棉布军装早已被雪水浸透,又冻成了硬邦邦的“铠甲”,领口
“1953年7月27日,板门店的灯火昏黄,一位朝鲜老兵压低声音说:‘若非你们中国同志,我们今日恐怕连国旗都没处升。’”这句夹杂着硝烟味的感谢,至今仍被朝鲜战史讲解员当作开场白。顺着这声“谢谢”,可以找到五条交织的生命轨迹,他们分别是毛泽东、彭德怀、周恩来、杨靖
追寻是心灵的向往\x0a奋斗是最好的传承\x0a“黑龙江共青团”特别推出\x0a——【抗联英雄谱】\x0a\x0a他是从三晋大地走出的\x0a农家子弟\x0a奔赴白山黑水间\x0a要为山河破碎寻出路\x0a“真正革命的人,做事要光明磊落,\x0a要做常人所不能
东北大地上的雪换了八十茬,密营的篝火早已化作城市的灯光,这光亮投射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内一幅名为《理想》的油画上——画中,东北抗联领导人之一的魏拯民坚毅的目光透画而出,如同淬火的战刀,劈开了时光的记忆。
1931年9月18日,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制造了“九一八”事变。9月19日,日军占领长春、四平等地。 9月21日,吉林省代主席、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降日, 吉林沦陷。9月26日,熙洽宣布伪吉林省长官公署成立,自任会长,统辖吉林省的军民两政。9月28日
军长王德泰,祖籍山东,抗日坚决,能征惯战,能够熟练拆解、组装和使用各种枪械,是名副其实的枪王